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97.12.11 開放近用資訊

這次上課內容是
"The New Journal of Physics as an Example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新物理學刊:開放近用學刊案例)

講了新物理學刊的特色、優勢及挑戰

因為我印的是老師放在網路上的講義
所以有中文可以對照,看文章看得比較流暢


Open Acces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By Ulrich Herb, Saarland University and State Library)

This lack of knowledge stands in contrast to the numerous services that are available: in Germany, the institutional Open Access server coverage for authors at the local university is exemplary. However, fewer than 20% of the documents on these servers come from the social sciences. According to a DFG study, social scientists, more than other academics, request discipline-based servers. Already existing examp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re the 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 MPRA of the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of Munich for economists (http://mpra.ub.uni-muenchen.de), and PsyDok, the psychology server of the Saarland University and State Library (http://psydok.sulb.uni-saarland.de) . Similar servers are being set up with the Social Science Open Access Repository (SSOAR) at the Centre for Digital Systems (CediS) of the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Centre (IZ Sozialwissenschaften) in Bonn, or Pedagogical Documents (PeDoc) by the 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edagogical Research (DIPF).

這種知識的缺乏對照眾多的服務是適合的、有效的:在德國,為讀者而設的體制的開放近用伺服器,在地方大學堪稱楷模。然而,伺服器只有不到20 %的文件是來自於社會科學。根據DFG的研究,社會科學家對伺服器的需求,遠超過其他學科。有個在社會科學方面現有的例子,MPRA於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經濟學家(http://mpra.ub.uni-muenchen.de),另外,還有薩爾大學與國家圖書館(http://psydok.sulb.uni-saarland.de)在心理學領域的伺服器—PsyDok。社會科學開放近用儲存系統(SSOAR)相似的伺服器被設置在位於柏林的Freie大學與位於波昂的社會科學資訊中心的數據系統中心,或是德國的國際教學研究所(PeDoc)的教學文件(DIPF)。


Of more than 2 600 journals listed in 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http://www.doaj.org), approximately 23%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fewer than 20 are published in Germany. The frontrunner is the trilingual journal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FQS (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fqs/), which has already been accessed some 16 million times. It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online journal for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Others to be mentioned ar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http://surveymethods.org),the psychology journal Brains, Minds & Media(http://www.brains-minds-media.org) and the education journal Bildungsforschung (http://www.bildungsforschung.org).

超過2 600個期刊被列表在開放近用期刊的指南手冊(DOAJ:http://www.doaj.org),大約有23 %可以被歸因於社會科學,只有不到20%是在德國所印刷出版的。遙遙領先的是有三種語言的雜誌論壇:定性社會研究FQS(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fqs/),已被近用了約16萬次,這可能是定性社會研究(FQS)最重要的線上期刊。其他被提及的還有考查研究方法(http://surveymethods.org)、心理學智力期刊、思想與媒體(http://www.brains-minds-media.org)和教育雜誌(http://www.bildungsforschung.org)。

The acceptance of Open Access depends on its recognition within a specific area of expertise.There are some positive signals here: the Germ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oziologie, DGS), the Germ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DGfE) and the German Psychological Society(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Psychologie, DGPs) are represented on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n Open Access.(http://www.open-access.net), which addresses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universities and learned societies. The DGPs even makes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Open Access. As the DFG study shows, this is the right way to go: the more knowledge of and experience with Open Access there is, the fewer the reservations.

開放近用的受理與接納取決於其在專門知識的特定領域所得到的承認。這裡有一些積極正面的標誌:德國社會學協會(DGS )、德國教育研究協會(DGFE)、德國心理學社會學會(DGPs),代表國開放近用國際平台的諮詢委員會。(http://www.open-access.net),其中有科學家、學者、大學級學術團體等。DGPs甚至提出關於開放近用的推薦。根據DGPs的研究顯示,這是個正確的前進方向:開放近用越多的知識和經驗,越少的保留。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97.12.4 開放近用資訊

老師今天講了
The New Journal of Physics as an Example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erhard Bodenschatz,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ynamics and Self-Organisation.
新物理學刊:開放近用學刊案例/依百克.包登夏茨, 馬普學會動力與自我組織研究所

上課的過程,發現還是有很多單字不會,所以也因此背了一些新單字,受益良多。


翻譯,查單字 (p84~p85)
Open Acces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社會科學的開放近用
(By Ulrich Herb,Saarland University and State Library)

The social sciences can only be vaguely defined:for example, the Brockhaus encyclopaedia provides a broader definition than the classification adopted by DFG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In addition, some subjects can be classified as soci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This conglomerate of subjects explains why there ar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Open Access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s.

社會科學可以只被模糊的定義為:
例如,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the Brockhaus encyclopaedia )提供了一個比DFG(德國研究基金會)認可的分類法更廣泛的定義。因此,有些主題、科目可以被分類為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人文學。這些學科的合成解釋了為什麼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開放近用存在著不同的態度。

However, a DFG study published in 2005 provides some insight: compared to other disciplines, German social scientists have scarce knowledge of Open Access, and of relevant initiatives and declarations. They have less knowledge about relevant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they almost never publish in these kinds of journal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just evident with respect to first publications with Open Access publishers or in Open Access journals; German social scientists also rarely use Open Access servers for second publications of published documents or of preprints. International inquiries confirm these findings: social scientists publish work on Open Access servers less often than is average in other disciplines and are often not familiar with any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which they could publish their work.

然而,DFG在2005年發表了一個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些啟示:相對於其他學科領域,德國社會科學家開始害怕知識的開放近用、相關的創制權及宣言。他們對開放近用期刊相關的知識很少,而且他們幾乎沒有出版這種種類的期刊。這些特點並不是明顯的關心開放近用出版者或開放近用期刊的第一個出版品。德國社會科學家也很少使用開放近用服務的第二個出版品的出版文件或預印本。國際調查證實這些結果:社會科學家出版的開放近用服務平均較其他學科低,而且往往不熟悉他們出版的任何的開放近用期刊。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97.11.25 館藏發展

●圖書館五律(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1.書貴為用(Books are for use)
2.書為人而設(Books are for all)
3.讀者有書(Every book its reader)
4.節省讀者時間(Save the time of reader)
5.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

●新五律
1.圖書館為全人類服務而存在(Library serve humanity)
2.知識傳遞多面性(Respect all forms by which Knowledge is communicated)
3.捍衛知識近用權(Protect free access to knowledge)
4.善用科技提升服務品質(Use technology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d service)
5.眺望過去、展望未來(Honor the past and creat the future)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97.11.20 開放近用資訊

*考完試的第一堂課就發考卷,所幸考試的題目有一半都是小考考過的,平常小考就有背過了,所以就有其他多餘的時間讀沒考過的部分。我發現自己寫字的速度真的比較慢,期末考的時候對於寫字慢這麼問題要想辦法改進。

*Open Access這本書,我們每個人都挑選了一篇文章來閱讀,而老師有對於這方面做了一些講解,讓我們自己決定是否要加入翻譯這本書的工作行列。我想我會盡量努力看看,希望能在老師要求的時間內完成翻譯的工作。

97.11.18 館藏發展

今天是期中考完的第一次上課

老師發完了考卷,卻沒發到我的

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拿到幾分

大概看了同學們的成績

原本嚇了一跳,分數怎麼都這麼低

後來才知道滿分不是100

希望我的考卷快點找到

不然期中考成績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97.10.30 開放近用資訊

●傳送→網路
播送→廣播、電視

●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

●食譜是不能申請專利的。

●沒有著作權→黃曆、考古題

●台灣的著作權法,將著作的範圍以例示的方式敘述:
1.語文著作
2.音樂著作
3.戲劇、舞蹈著作
4.美術著作
5.攝影著作
6.圖形著作
7.視聽著作
8.錄音著作
9.建築著作
10.電腦程式著作

●美國對於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死後90年。

●閱讀Open Acces→Open Acc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一小時,18個單字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97.10.28 館藏發展

●館藏範圍在資料類型上包括:
1.圖書
2.連續性出版品
3.視聽資料
4.視障資料
5.微縮資料
6.電子資源

●館藏學科深度分為四個層級:
1.基礎級
2.一般級
3.研究級
4.詳盡級

●館藏語言廣度:
1.一級(中文為主)
2.二級(中文為主,英文次之)
3.三級(中文為主,英、日文與其他語言為次)

●圖書資料採訪來源:
1.採購
2.交換
3.寄存
4.重製
5.出版

*老師今天連結到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的網站,介紹其內容。

*下禮拜小考,考試範圍為期中考範圍(第一章、第二章)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97.10.23 開放近用資訊

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案例,有位工程師因為牽扯到著作財產權的問題,而被起訴。我們藉由這個案例開始衍生討論相關的事件。

●智慧財產權由三項法律共同支撐:
1.專利法
2.商標法
3.著作權法

●著作人格權:
1.公開發表,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
2.禁止他人以歪曲、割裂、竄改或其他方法改變其著作之內容、形式或名目致損害其名譽之權利。
3.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4.共同著作之著作人格權,非經著作人全體同意,不得行使之。各著作人無正當理由者,不得拒絕同意。
5.未公開發表之著作原件及其著作財產權,除作為買賣之標的或經本人允諾者外,不得作為強制執行之標的。
6.著作人格權專屬於著作人身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

老師要我們每個人在Open Access裡選擇一篇文章閱讀
而我選擇了Ch4:Political Perspectives這個章節裡的
「Open Acces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97.10.21 館藏發展

今天上課內容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發展白皮書」

●館藏發展政策:以書面文字明確敘述館藏的目的、館藏選擇與淘汰的原則,列舉館藏的範圍與深度,確定選書工作的職責。

●訂定館藏發展政策的目的
1.強化館藏之建置與發展特色
2.有效合理分配購書經費,促進館藏均衡發展
3.確立館藏發展之工作準則及與外界溝通之工具
4.充分掌握讀者需求,提供完善資訊服務
5.促進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為了進一步推動台灣研究,將積極拓展以下三個館藏特色:
1.臺灣資料
2.親子資料
3.視障資料

●願景
1.人文與科技融合
2.硬體與軟體充實
3.本土與國際接軌
4.服務與研究兼顧

●目標與策略
1.保存文化
2.充實設備
3.服務讀者
4.研究發展
5.合作交流
6.行銷推廣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97.10.16 開放近用資訊

●免費開放近用:Gratis OA
自由開放近用:Libre OA

●2008年4月,斯蒂萬.哈納德(Steven Harnad)與彼得.薩伯(Peter Suber)建議若干名詞,區分兩種類型的免費線上近用模式:移除價格障礙、移除價格及授權障礙。

●3B宣言定義一種自由開放近用,不是所有的自由開放近用都符合3B的定義。

●根據96年7月11日修正之著作權法,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兩種。

●著作人格權
1.公開發表,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
2.禁止他人以歪曲、割裂、竄改或其他方法改變其著作之內容、形式或名目致損害其名譽之權利。
3.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4.共同著作人格權,非經著作人全體同意,不得行使之。各著作人無正當理由者,不得拒絕同意。
5.未公開發表之著作原件及其著作財產權,除作為買賣之標的或經本人允諾者外,不得作為強制執行之標的。
6.著作人格權專屬於著作人身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

●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

●先有電腦,才有數位。

●著作財產權是無形的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故屬知識財產權之一種,包括: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公開展示權、改作權、散布權、出租權等。

●中文最早使用「著作權」一詞,始於中國第一部的著作權法律《大清著作權律》。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97.10.14 館藏發展

今天老師介紹「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館藏發展白皮書」。
而「國立中央圖書館」所在地是台北縣中和市的八二三紀念公園。
該圖書館除了提供一般民眾終身學習與閱讀的需求,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外,希望藉由台灣研究中心的成立,就台灣研究館藏的厚實基礎,支援各界於台灣研究時必要的資源,並以研究支援教學,以教學所需促進研究發展。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97.10.9 開放近用資訊

●開放近用譯自Open Access,近用是接近使用的簡稱,相對的名詞是付費近用(Toll Access)。

●開放近用文獻是數位的、線上的免費文獻,免除絕大部份著作權或授權的限制。

●開放近用是針對資訊近用性的社會運動,從使用者的角度擴大資訊的流動性。

●1966年,由美國教育部所屬的教育研究發展局(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與國立教育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Education)共同建立教育文獻資源中心(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ERIC)。

●3B宣言
1.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2002年2月)
2.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4月)
3.柏林宣言(2003年10月)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意提出兩個策略
1.玉律(Green Road):包括未經同儕評閱的預刊本及通過同儕評閱的刊後本,依典藏的對象,可分為機構典藏、學科典藏及自我典藏等三種,俗稱玉律。
2.金科(Gold):指的是學者利用相關工具創立一個新型營運模式的期刊文獻資訊,以提供開放、自由的資訊取用。

●開放近用學刊(OA Journals):經過同儕評閱的論文,在學刊發表,平台及長期典藏等原則,寄存在多個由聲譽卓著單位支援的線上典藏機制裡。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97.10.7 館藏發展

●數位館藏的定義:"The library's digital resources include digitized gateways to remote digital and digitized databases."

●數位圖書館的必然發展條件—數位化館藏,亦即數位圖書館之資料或館藏主要是電腦可處理型式—電子化或數位化。

●數位化館藏發展背景
1.電子出版的盛行
2.電子圖書館的發展
3.書刊售價增加與圖書館經費減少
4.科技進展
5.讀者使用習慣
6.網路電子資源迅速發展

●數位館藏的特色
1.以多種形式出現
2.提供全文式的資訊
3.具有超文件或超媒體的能力,可以連結相關電子文件或其他數位資訊
4.互動式多媒體形式
5.電腦、網路通訊與資訊內容業結合將促進多媒體業的發展
6.資訊以多層次方式提供
7.數位資源採用各種電子文件編碼標準,如TEI、SGML、HTML、XML等
8.數位資源有些在本地電腦可直接取用,有些是透過遠端取用
9.數位資源的組織與資訊系統的檢索功能密切關連

●圖書館的電子館藏可分為三種:
1.將圖書館的真實館藏電子化
2.引進出版市場現成的電子資源
3.運用網路上免費的電子資源

●「國際標準書目描述編目—電子資源」(ISBD-ER),分三大類:
1.電腦資料(Computer data)
2.電腦程式(Computer programs)
3.電腦資料與程式(Computer data and programs)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97.10.2 開放近用資訊

●科技的進步→理想實現。

●1990年代,網際網路商品化後,分享及交換資訊進入新的境界,許多理想成真。

●1991年成立阿西檔案後,更加速分享文化的散布與實踐→開放近用運動在這樣的基礎萌芽。

●2002年2月的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及2003年10月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奠定開放近用的基礎。

●開放近用的政策宣言是推動開放近用運動的重要原動力,特別是俗稱3B宣言的:
1.布達佩斯開放近用協議(2002年2月)
2.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6月)
3.柏林宣言:開放近用科學與人文學知識(2003年10月)

百慕達原則:1996年,參與國際人類基因排序連盟的科學家及贊助單位,發表百慕達原則。其目的是在科學家之間,快速及自由地共享未出版的基因排序資訊。百慕達原則是開放近用的早期宣言之ㄧ,2003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羅德岱堡,再次被重申。

●2004年11月18日,Google宣佈其Google學術計畫→將圖書部分或全部掃瞄。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協議認定的開放近用是:
本文認定的開放近用係指,在公眾的網際網路被免費使用,允許所有使用者下載、閱讀、複製、散布、列印、檢索內容,並連結至原來的網頁,爬梳內容供檢索之用,置入軟體當成資料之用,以及其他的合法用途,除了上網本身,沒有費用、法律及技術等障礙。複製及散布的限制,以及著作權法的施行範圍,只限於讓作者控制內容的完整性和姓名權。

●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
2003年6月的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主張開放近用出版品必須具備下列兩個特性:
1.保留部分權利→作者及著作所有權人授權所有使用者免費、不能撤回、全球性、永久的近用權利,只要恰當的署名原著者,就可以不拘理由以任何數位媒體形式,公開複製、使用、散布、傳送及展示其作品,製作及散布衍生作品;印本形式只限少量及個人用途。
2.公開典藏→包括所有附件、前項著作權聲明在內的完整作品,以適當的標準檔案格式存寄在至少一個線上典藏機制裡。該典藏機制必須由學術單位、學會、政府機構或其他聲譽卓著的單位支援,採用開放近用、散布無限制、跨平台及長期典藏政策(公共醫學中心 PubMed Central是生物醫學領域裡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個線上典藏機制)。

●柏林宣言:開放近用科學與人文學知識
緊接著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之後,2003年10月,德國的德國馬普學會及線上歐洲文化資產共同發表柏林宣言開放近用科學與人文學知識,柏林宣言從作者端界定開放近用,對應至畢士大宣言。柏林宣言的簽署者表達他們的兩個目標:
1.作者及著作所有權人授權給所有的人近用其作品,免費、不能撤回、全球性的權利;只要使用者清楚標示作者的姓名,就允許使用者不拘目的,以任何數位形式,公開複製、使用、分發、傳送、展示原作品,及分發改作的作品,並允許製作少量印本供個人使用。
2.包括所有附件及授權聲明在內的完整作品,必須以標準的電子檔案格式,以適當的科技標準(如開放典藏),儲存在至少一個線上典藏所,該典藏所必須由學術機構、學會、政府機關或其他知名組織設立及管理,以確保其作品得以長期地開放近用,無限制地散播,並保障其互通性。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97.9.30 館藏發展筆記

今天上課內容:觀賞兩部有關圖書館的短片
●Living Library
這部短片的內容在介紹瑞典的一間圖書館。這間圖書館是採取自動化的經營方式,只要將書本放上輸送帶,書本會隨著輸送帶前進到特定的地方,會有類似機械手臂的機器將書本取起並集中放置,再將書本放置到書架上。另外,這間圖書館也發起了一個活動—"Talk To Stranger"!圖書館找來許多平常讀者不太會接觸到的人,如前科犯、女權主義者、性別錯置者等,讓到圖書館的人們可以和他們聊天、交流討論各種議題。
*心得:我個人覺得如果圖書館可以做到像如此的自動化,應該可以省下很多人力來整理及排放書籍。而"Talk To Stranger"的活動也是很有意義,可以讓我們利用圖書館這個地方,和有如各種不同的教科書的這些人們交談,可以獲得不少。

●Take A Seat
這部影片是在描述一間圖書館,讀者可以利用一張感應卡來感應椅子,椅子就會跟著讀者移動。而當讀者停止不動時,椅子也跟著停止,讀者就可以隨時在館內的任何地方坐下閱讀書籍。讀者要離開圖書館時,會跨過一條感應線,而椅子跟著讀者一碰到感應線,就會自動回到原來擺放的地方。
*心得:看到這部影片真的很驚人,這是個很有創意的想法,但在老師的解說下,我才發現原來這只是動畫設計,不是真實的。不過我想以現今日益進步的科技,應該有朝一日可以達到這種理想吧!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97.9.25 開放近用資訊

●開放進用資訊文獻的特色:數位、線上、免費,且沒有大部分著作權限制,也沒有授權限制。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促進會(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之十大允許:
1.閱讀
2.下載
3.複製
4.散布
5.列印
6.檢索內容
7.連結全文
8.爬梳內容供檢索之用
9.置入軟體當成資料之用
10.其他的合法用途

●貝斯達(Bethesda)及柏林(Berlin)宣言:著作所有權人必須事先授權給予所有的使用者,以數位 媒體用於負責的目的,宣示作者的姓名,複製、使用、散布、傳送及公開展示其作品,製作集散布衍生作品。

●布達佩斯(2002年2月)、貝斯達(2003年6月)及柏林(Berlin)等三大宣言,對開放近用的定義,影最深遠,或稱為「3B定義」。

●創意共享授權(Creative Commons)是簡單有效的開放近用授權之一,其他的授權也是可以接受的,著作所有權人可以自創授權條款,附在其作品裡。

●開放近用運動的對象是文獻,由作者授權給整個世界,不求回饋。

●開放近用倡導者主張,以納稅人的公款進行研究,得到的結果,理應開放。
ps.三十多個國家簽署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三種研究成果除外、不公開:
1.軍事研究的機密資料
2.可申請專利的發現
3.作者可以收取版稅的出版品(ex:圖書)

●開放近用學刊的特色:
1.開放近用學刊必須經過同儕評閱
2.開放近用學刊多半讓作者保有著作權
3.開放近用學刊的出版商,有些為非營利、有些為營利性
4.開放近用學刊的經營有點類似無線電視廣播電台:有意散布其內容者、支付製作費用、擁有適當設備者就可免費近用
5.開放近用學刊友很多經營模式,作者付費只是其中之一,把開放近用學刊視為「作者付費」的經營模式,是錯誤的觀念。

●開放近用計畫是建設性的,不是破壞性的。

●開放近用不等於普及近用,即便開放近用已經完全達成,仍有四種障礙存在,無法達到普及近用:
1.過濾及檢查障礙:學校、雇主、政府限制使用的範圍
2.語言障礙:線上文獻以英文居多,或單一語文,機器翻譯仍在發展中
3.近用障礙:多數網站讓殘障人士難以近用
4.連線障礙:數以十億計的人,被數位隔離,包括幾百萬學者被迫離線工作

●開放近用是全方位服務,必須擴大其讀者群,增加其作品之能見度及影響力。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97.9.23 館藏發展

●現今圖書館以「服務」為中心,從前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

●讀者服務:和讀者直接接觸;技術服務:不和讀者直接接觸。

●技術服務定義
1.Tauber:凡是與資料的獲得、紀錄和保存有關的工作項目。
2.Lancaster:對資訊資源加以組織與控制的活動,目的在產生各種不同的工具,例如:目錄、書目等,以供讀者服務利用。
3.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美國圖書館協會):資料的採訪、組織、書目控制、書刊處理以及館藏維護等。

●技術服務的範圍,包括:資料選擇採訪、分類編目、資料加工處理、典藏、圖書資料保存、館藏發展。

●圖書館是個服務業。

●現今,圖書館利用電腦取代打字機。

●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是把所有工作項目依橫向方式工作分工,及縱向方式職位分類。傳統圖書館常依功能導向劃分部門,基本上分成「技術服務」(Technical Services)與「讀者服務」(Public Services or Readers' Services)。

●傳統技術服務有工作重複、無效率、無彈性與無法配合服務導向等問題,技術服務原有的功能性組織結構遭受質疑與批評。

●圖書館自動化帶來圖書館整體工作內容和項目的改變,使圖書館重新審視工作的流程,以區分專業與非專業的工作性質以及人力與機械的工作差異。因此,工作流程的簡化與工作性質的改變是促使技術服務部門重整的主要原因。

●技術服務組織重整的衝擊:
1.整合性自動化圖書館系統取代人工作業。
2.出版品氾濫(資訊本身沒有氾濫),且範圍廣泛涵蓋各種學科及語言知識。
3.圖書館結合技術服務與讀者服務,採用主題式導向之趨勢。
4.新的科技發展要求技術服務更主動參與服務。
5.技術服務部門被要求更專業化。

●技術服務組織結構打破傳統功能導向之部門化組織結構,改為「學科主題導向」或「使用者導向」。

●圖書館內每一部分都屬於「讀者服務」。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97.4.16資組筆記

1.ISBN的正確性及檢查碼
●957-661-586

9 5 7 6 6 1 5 8 6 ?
(x) 10 9 8 7 6 5 4 3 2
----------------------------------
90+45+56+42+36+5+20+24+12=330
330÷11=30....0

Ans:檢查碼為0

●978-957-661-576

9 7 8 9 5 7 6 6 1 5 7 6 _
(x) 1 3 1 3 1 3 1 3 1 3 1 3
------------------------------------
9+21+8+27+5+21+6+18+1+15+7+18=156
156÷10=15.....6
10-6=4
Ans:檢查碼為4


2.附件有那四種處理方式?
Ans:
●另立款目
●採用多層著錄法
●在附註項裡說明其關係
Accompanied by filmstrip entitled: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在稽核項的最後一個細目著錄其physical units及附件的名稱
200 p.: ill.;25 cm. + 2 computer disks

3.連續性出版品的三個構成要素?
Ans:
●以連續方式分批出版
●載有編號或年代日期
●意圖永遠繼續出版下去

4.連續性出版品的五種類型?
Ans:
●periodicals
●newspapers
●annuals(reports,yearbook,etc.)
●the journals,memories,proceedings,transactions,etc.,of societies
●numbered monographic series

5.附註項有哪些作用?
Ans:
●辨認作品--翻譯作品的原題名
●款目的內涵--解說某人和作品的關係
●說明作品的內容
●說明作品的特性
●作品的發展過程

6.ISBN有哪四個規定位置?
Ans:
●版權頁下方
●封底靠近裝訂處(橫排本為右下方,直排本為左下方),若有條碼應印於條碼上方
●護封、封套或書衣封底依上項規定印製
●以印刷為主的其他媒體出版品若無法依前三項規定辦理者,則視其形制印製於顯要處

7.ISBN的適用範圍?
Ans:
●印刷型式出版品
●縮影及縮印式出版品
●以印刷為主的其他媒體出版品
●地圖資料出版品
●盲人點字出版品

8.國際標準書號的構成有哪四種?
Ans:
●群體識別號(Group identifier):此處由國際標準書號總部根據ISO-2108規定分配給各地區的書號中心,用以區別出版者的國別地區、語文或其他相關群體(組織)。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目前號碼為957、986。
●出版者識別號(Publisher identifier):此號為各出版機構的代號,其號碼包括二位至五位數字不等,位數的長短與該出版社的出版量成反比,由書號中心視各出版機構出版情況編配。
●書名識別號(Title identifier):此號用以區別各種不同內容、不同版本、不同裝訂的圖書,多由書號中心編配。
●檢查號(Check digit):此號由單一的數字或英文大寫字母"X"組成,能自動核對國際標準書號的正誤。

9.附註項有哪些類型?
Ans:
●作品的性質、範圍或體裁
●作品的語文、翻譯或改寫
●正題名的來源
●不同的題名
●並列題名及其他題名資料
●著者敘述
●版本及作品的歷史
●資料特殊細節
●出版、發行事宜
●稽核事宜
●附件及補篇
●集叢事宜
●學位論文
●適用對象
●出版事項
●其他媒體
●摘要
●內容
●標準號碼以外的號碼
●現藏品的特性
●合刊事宜
●與原稿有關事宜

10.集叢項的七個細目?
Ans:
●集叢正題名,Title proper of series
●集叢並列題名,Parallel titles of series
●集叢副題名,Other title information of series
●集叢著者敘述,Stat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relating to series
●集叢之國際標準叢刊號碼,ISSN of series
●集叢號,Numbering within series
●附屬集叢,Subseries

11.什麼情況下要著錄集叢項?
Ans:
●若干獨立的作品,除了自己的題名之外,還有一個適用於它們全體的共同題名,這些作品是否編號並不重要。
●論文、演講集、專論、或其他作品,裝訂成多冊的外觀,彼此之間具有相同的特色,且依序發行,商務印書館的人人文庫,是其中一例。
●在集叢或連續性出版品之內,獨立編號的一群作品,Notes and queries,1st series,2nd series...等,是其中一例。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古騰堡計畫





●496100616 許妤瑩 圖資一 資訊組織 蹤跡 朱自清(1898~1948) 印本書目資料 電子檔網址 上海 上海書店 民國13年 古騰堡文本編號XXXX

●496100616 Yu-Ying Syu, Orangnizing Information, Zong Ji, Author:Zi-Cing Jhu(1898~1948), Shang hai:Shang Hai.

印本書目資料

蹤跡 / 朱自清著. -- 初版. -- 上海 : 上海書店, 1924[民13]. -- [182]面 ; 19公分

97.4.9資組筆記

分析(Analysis)
※範圍
●Analysis is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 bibliographic record that describes a part or parts of an item for which a comprehensive entry has been made.
●由若干部分組成之作品,其各部分書目記錄之編製謂之分析。
1.Added entry(附加款目):An entry,additional to the main entry ,by which an item is represented in a catalogue;a secondary entry.
2.Main entry(主要款目):The complete catalogue record of an item,presented in the form by which the entry is to be uniformly identified and cited.The main entry may include the tracing(s)
3.Entry(標目):A record of an item in a catalogue.
4.Heading(標題):A name,word or phrase placed at the head of a catalogue entry to provide an access point.
5.Analytical(分析款目):An entry for a part of an item for which a comprehensive entry is also made.
6.Analytical note:The statement in an analytical entry relating the part being analyzed to the item of which it is a part.

●國立中央圖書館中文圖書編目規則,規則180:凡附刻、合刻、合訂之書,及一書內之重要部分或附錄等,均應另立分析片。

●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裡,稱之為別裁。

●分析是一種方法,一種過程,其結果為分析款目。編目規則對分析的說明,只是一種概括性的規範,各編目機構的編目政策及地區性的需求才是直接影響分析的主要因素。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97.4.22資組筆記

標準號碼及其他必要記載
●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同意的標準號碼有三種:
1.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2.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3.any other internationally agreed standard number

●標準號碼必須在唯一性次序性助記性三方面取得協調,才有可能成為國際性的號碼。

●DIALOG資料庫系統的紀錄編號多達八種:
1.DIALOG流水號
2.CODEN號碼
3.報告號碼
4.國際標準圖書號碼
5.國際標準集叢號碼
6.專利號碼
7.摘要號碼
8.LC控制號碼

●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構成有四:
1.群體識別號(Group identifier)
2.出版者識別號(Publisher identifier)
3.書名識別號(Title identifier)
4.檢查號(Check identifier)

●1972年國際標準組織(ISO)正式將國際標準書號訂為ISO-2108號國際標準

●適用範圍:
1.印刷形式出版品
2.縮影及縮印出版品
3.以印刷為主的其他媒體出版品
4.地圖資料出版品
5.盲人點字出版品

●ISBN有四個規定位置:
1.版權頁下方
2.封底靠近裝訂處,若有條碼應印於條碼上方
3.護封、封套或書衣封底依上項規定印製
4.以印刷為主的其他媒體出版品若無法依前三項規定辦理者,則視其形制印製於顯要處

●13碼國際標準書號
1.自2007年元月1日起,改用13碼國際標準書號。
2.在現有國際標準書號之前,加上978。
3.13碼的國際標準書號等同於現在使用的EAN-13商品碼。
4.現有號碼用盡後,啟用前置碼979。
5.前置碼979的群體識別號將重新分配。
6.13碼國際標準書號各組之間以連結號相連,置於條碼之上,EAN-13不必有連結號或空格,直接置於條碼下方。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97.3.26資組筆記

附註項
●學習目標:為解說題名、著者、版本、出版、稽核、集叢各項未能詳盡處,得於附註項說明。
●附註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辨認作品:翻譯作品的原題名
2.款目的內涵:解說某人和作品的關係
3.說明作品的內容
4.說明作品的特性
5.作品的發展過程

●就形式而言,以採用正式附註為原則,在不失原意之下節省空間,應採用固定不變的導言。

●標點符號:本項之內以不使用方括弧為原則,只有在引用字句之內,編目員有所增刪時,才使用方括弧。
1.導言之後,用冒號,之前不空格,之後空一格。
2.引句放在一組雙引號內,並說明其出處,方括號只用在引句內。
3.附註內的資料應照八大項的順序,標點符號亦同,但以句點取代原有的分項方式。
4.盡量用原來的文字,少用羅馬化的語句;有關不同版本或其他同樣的作品,應註明其版本。
5.不同的作品,應註明其主要款目及正題名、或作者及正題名。

●題名或專有名詞原來就不是羅馬文字時,應盡量給原文,而不是給羅馬化的字母。

●不論引用文句來自何處,均應放在引用符號內。

●引用同作品的其他版本時,應給予足夠辨認其版本的資料。

●引用其他作品或以不同方式出版的同作品時,一定給題名;可能的話,再給著者敘述。

●圖書複製成的縮影片、手稿複製成的印刷品、地圖複製成的幻燈片等複製品,著錄時應先記載複製品的資料,再給有關原件的資料,把有關原件的說明合為一個附註,依照規定項目順序著錄。

●類型
(1)手稿及連續性出版品還有第23個附註,專給文藝復興以前的手稿使用,以及表示著錄連續性出版品的依據。

(2)著錄上有必須而又無法放入其他各項的資料,放在附註項中,共有22種
1.作品的性質、範圍、或體裁(Nature,scope,or artistic form)
2.作品的語文、翻譯、或改寫(Language of the item,or translation,or adaptation)
3.正題名的來源(Source of title proper)
4.不同的題名(Variations in the title)
5.並列題名及其他題名資料(Parallel titles and other title information)
6.著者敘述(Stat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7.版本及作品的歷史(Edition and history)
8.資料特殊細節(Material specific details)
9.出版、發行事宜(Publication,distribution,etc)
10.稽核事宜(Physical description)
11.附件及補篇(Accompanying material and supplements)
12.集叢事宜(Series)
13.學位論文(Dissertations)
14.適用對象(Audience)
15.出版事項(Reference to published descriptions)
16.其他媒體(Other formats)
17.摘要(Summary)
18.內容(Contents)
19.標準號碼以外的號碼(Number borne by the item)
20.現藏品的特色(Copy being described,library's holding,and restrictions on use)
21.合刊事宜("With" notes)
22.與原稿有關事宜(Combined notes relating to the original)

●中國編目規則把並列題名及其他題名資料拆成兩個附註:
1.並列題名
2.副題名

●沒有附件及補篇、與原稿有關事宜這兩個附註,同時新增兩個附註:
1.殘存卷數
2.複印、影鈔

●圖書
1.圖書沒有資料特殊細節項,所以也沒有相關的附註。
2.盲人用的點字書,應在稽核項附註說明其點字系統。

●地圖資料
1.地圖資料的內容,透過其他各項就能很清楚,則不需在此做摘要。
2.其他未敘明的其他製圖細節,也可在製圖細節項附註說明。
3.可能影響使用方法稽核資料,例如:翻拍的地圖、其原稿是藍圖等,應在稽核項附註說明。
4.將地圖集視為一個整體時,應在內容附註敘明該地圖集編目時的狀態,並盡可能的指出其構成的組件,各單張地圖間的差異,也應著錄之;地圖集出版完竣時,應再補充附註的內容。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97.3.19資組筆記

集叢項
●出版者為了商業的緣由,將若干作品賦予相同的標記,希望使用者能夠同時購買該等作品
Series:
1. A group of separate items related to one another by the fact that each item bears,in addition to its own title proper,a collective title applying to the group as a whole.The individual items may or may not be numbered.
2. Each of two or more volumes of essays,lectures articles,or other writings similar in character and issued in sequence.
3. A separately numbered sequence of volumes within a series or serial.

●根據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的定義,在三種情況下,需於集叢項處理該等事實:
1.若干獨立的作品,除了自己的題名之外,還有一個適用於它們全體的共同題名,這些作品是否編號並不重要。
2.論文、演講集、專論或其他作品,裝訂成多冊的外觀,彼此之間具有相同的特色,且依序發行,商務印書館的人人文庫,是其中一例。
3.在集叢或連續性出版品之內,獨立編號的一群作品,Notes and queries,1st series,2nd series...等,是其中一例。

●手稿沒有集叢的事實,善本圖書是圖書的一種,應該依照圖書的方式處理;拓片未經正式出版,應視為手稿,出版後,則視出版媒體型態而定。

●作品分屬於數個集叢時,應將該等事實,分別著錄,每個集叢敘述都應單獨置於一組方括弧內。

●作品的部分各自屬於不同的集叢,其狀況複雜,無法在集叢項表達清楚時,應於附註項說明。

ps.集叢項與連續性出版品是不同的。

●除了手稿之外,各種資料類型的集叢項,都必須著錄七個細目:
1.集叢正題名,Title proper of series
2.集叢並列提名,Parallel titles of series
3.集叢副題名,Other title information of series
4.集叢著者敘述,Stat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relating to series
5.集叢之國際標準叢刊號碼,ISSN of series
6.集叢號,Numbering within series
7.附屬集叢,Subseries

●著錄來源
1.圖書:集叢書名頁、原書名頁、封面、該書其他部分。
2.地圖資料:主要著錄來源、附隨印刷資料。
3.樂譜:集叢書名頁、書名頁、版權頁、封面、樂譜其他部份。
4.錄音資料:主要著錄來源、附隨文字資料、盛裝物。
5.電影片及錄影資料:主要著錄來源及附件。
6.靜畫資料:主要著錄來源、盛裝物及附件。
7.電子資源:主要著錄來源、創製者所發行之相關資料及其他相關出版資料。
8.立體資料:主要著錄來源。
9.縮影資料:主要著錄來源、作品其餘部份及盛裝物。
10.連續性出版品:該出版品。

●標點符號
() 每個集叢敘述放在一組員括號之內
= 並列題名之前,用等號
: 其他提名資料之前,用冒號
/ 第一個著者敘述之前,用斜撇
; 後續著者敘述之前、集叢號之前,用分號
, 國際標準叢刊號碼之前,用逗點
. 附屬集屬題名之前,用句點

●集叢題名
1.以著錄正題名的原則,處理集叢正題名。
2.指定著錄來源有數種不同面貌的題名時,應選擇第一個指定著錄來源的題名為集叢正題名;其他的題名,若有助於辨識,可著錄於附註項
3.依照題名及著者敘述項有關著錄並列題名的原則,處理集叢的並列題名。

●集叢著者敘述:與集叢題名同時出現時,具有助於辨識之集叢著者敘述。

●集叢之國際標準叢刊號碼
1.著錄與集叢題名同時出現的國際標準叢刊號碼(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SSN )應先著錄ISSN四個英文字母,空一格,兩組四位數,中間以連接號相連。
2.ISSN為八位數字,2004年12月,已分配出112507個ISSN;2003年,分配給台灣的ISSN有3909個, 中文的ISSN有13455個。

●集叢號
1.有些出版社對集叢內的每個作品,另外給予編號,應依照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指定的縮寫方式、數字寫法,著錄該等編號。
2.成套作品均屬於同一集叢,且其編號連貫時,可以概括著錄起始號碼,否則應次著錄,分別賦予連續性出版品各期不同的集叢號,且該等集叢號並不連貫,不需著錄其集叢號。

●附屬集叢
1.集叢內的集叢,稱為附屬集叢。作品本身同時載有集叢及附屬集叢之名稱,先著錄主要集叢的要項,次著錄附屬集叢的要項。
2.附屬集叢之並列題名、其他題名資料及著者敘述,應比照集叢的做法。
3.比照主要集叢編號的著錄方式,著錄附屬集叢編號於附屬集叢的國際標準叢刊號碼之後。



連續性出版品
●連續性出版品Serial的構成要素有三:
1.以連續方式分批出版
2.載有編號或年代日期
3.意圖永遠繼續出版下去

●連續性出版品Serial的五種類型:
1.periodicals(期刊)
2.newspapers
3.annuals(reports,yearbooks,etc)(年報)
4.the journals(學刊),memories,proceedings,transactions(記錄),etc,of societies
5.numbered monographic series(集叢)

ps.非期刊(Non-periodicals)
出版中的套書(Continuations of sets)未完成前當成Serial,不再出版後,當做nonserials

●非印刷性的連續性出版品
1.主要著錄來源為首期之書名頁,或
2.title page of the first available issue
3.無書名頁的title page substitute是指:analytical title page,cover,caption,masthead,editorial pages,colophon(版權頁),other pages

●東方國家的出版品,或符合下列規定,可用colophon為主要著錄來源:
1.書名頁只有正題名,或
2.書名頁只有多種字體的正題名,或
3.書名頁只有西方文字的書名及其他書目資料

●題名及著者敘述項
1.主要著錄來源有題名之全稱及簡稱:
a.應著錄全稱
b.但在其他地方只出現簡稱時,則取簡稱

2.僅記載下列性質之版本:
a.區域性之版本敘述,local edition statement
b.特殊對象之版本敘述,special interest edition statement
c.特別形式或媒體之敘述,special format or physical presentations statement
d.語言之版本敘述,language edition statement
e.全部再刷或再版,ex:美麗島雜誌

3.下列情形不算版本敘述:
a.卷期編次
b.定期修訂

●卷期編次項:繼續出版中,在卷期編次之後空四格
.--卷期(日期)-卷期(日期);卷期(日期)-卷期(日期)

●稽核項:繼續出版中,在冊數之前空三格,在附件之前亦空三格。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97.3.12資組筆記

●盲人用書:Braille or tactile systems
braille(v)用點字所記之印刷
(n)點字;布雷爾(法國盲人教師)
tactile(adj)觸覺的;可觸知的
●大字本(Large print):342p.
●地圖
●手稿
●樂譜
●錄音資料
●電影及影像資料
●靜畫資料
●機讀資料檔
●立體資料
●縮影資料

※插圖及其他稽核細節
●地圖:
1.地圖數量,Number of maps in an atlas
2.色彩,Colour
3.質材,material
4.框裱或支架等,mounting

●手稿:手稿的材質若不是紙張,則登錄在「插圖及其他稽核細節」。

●樂譜:樂譜的其他稽核細節,應記明下列諸事:
1.錄音方式,type of recording
2.放音速度,playing speed
3.槽紋(唱片),groove characteristic(analog discs)
4.track configuration(sound track films)
5.音軌(匣式、卡式及盤式錄音帶),number of tracks(tapes)
6.聲道,number of sound channels
7.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電影片及錄影資料:電影片及錄影資料的其他稽核細節應記明下列諸事:
1.投映率及放映特質(電影片),aspect ratio and special projection characteristics
2.聲音,sound characteristics
3.色彩,colour
4.放映速度,projection speed(motion pictures)
5.放影速度(影碟)

●電子資源:電子資源可以著錄下列諸事宜:
1.number of sides used
2.recording density(number of bytes per inch(bpi),single,double)
3.sectoring:a. 1張磁碟片:有聲,彩色,單面,單密度,軟體區劃
b. 2捲電腦磁帶:6250bpi

●立體資料:立體資料應著錄其質料及色彩

●微縮資料:1microfilm reel:negative

※高廣、尺寸:先著錄本體的高廣,再著錄容器的名稱及高廣,或者僅記容器的高廣。
●圖書:圖書之高廣以公分為單位,十公分以內記至小數點第一位,十公分以上則進位至下一整數。
1.長本及橫本應同時記其高廣。
2.套書高度不一時,差距在二公分以內,著錄較高者;相差在兩公分以上,著錄最小及最大者。

●地圖資料:單幅地圖的高廣自動進位至公分之整數,手稿地圖則精確至公厘。
1.地圖集:1 atlas(90p.):70 col. maps;29cm.
2.模型:1 relief model;45×35×2cm
3.地球儀:1 globe;12cm. in diam
4.盛裝之容器也可著錄:1 map;200×350cm. folded to 20×15cm. in plastic case 25×20cm.

●錄音資料:
1.影片音軌:1 sound track film reel;16mm.
2.匣式錄音帶的標準大小為5 1/4×3 7/8英吋,帶子的寬度為1/4英吋。
3.卡式錄音帶的標準大小為3 7/8×2 1/2英吋,帶子的寬度為1/8英吋。
4.盤式錄音帶的寬度為1/4英吋。

●電影片及錄影資料:8mm影片應著錄為single,standard,super,or Maurer.

●靜畫資料:幻燈片的標準大小為5×5公分(2×2英吋),不需著錄。

●電子資源:著錄其容器的大小。

●立體資料

●微縮資料:microfiches的標準大小為10.5×14.8cm.

※附件(Material issued with,and intended to be used with,the itembeing catalogued)
有四種處理方法,任選其一:
1.另立款目。
2.採用多層著錄法。
3.在附註項裡說明其關係。
4.在稽核項的最後一個細目著錄其physical units及附件的名稱。

ps.必要時,著錄附件之稽核事宜:資料類型標示、稽核項及附註項共同處理作品的物理狀態。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97.3.5資組筆記

稽核項
1.數量單位,Extent of item(including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2.插圖及其他稽核細節,Other physical details
3.高廣、尺寸,Dimensions
4.附件,Accompanying material

*數量單位:是個統稱,國際書目著錄標準與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都稱它為「Extent of item(including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其中,「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與資料類型標示細目(題名及著者敘述項)呼應,圖書被稱為「文字印刷本」,它的「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就是:面、葉、欄、冊之一。「錄音資料」的「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就是:匣式帶、卡式帶、盤式帶、唱片帶、鋼琴捲帶、風琴捲帶之一。

*中國編目規則:
1.圖書稱「數量單位」為面(葉)數、冊數或其他單位
2.地圖資料稱「數量單位」幅數、冊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3.樂譜稱「數量單位」為套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4.錄音資料稱「數量單位」為捲數、張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5.電影片及錄影資料稱「數量單位」為捲數、張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6.靜畫資料稱「數量單位」為張數、捲數、份數、幅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7.立體資料稱「數量單位」為件數、張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8.拓片稱「數量單位」為葉(幅、軸、冊、卷)數
9.微縮資料稱「數量單位」為捲數、張數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10.電子資源稱「數量單位」為數量或其他單位(包括資料特殊類型標示)

*插圖及其他稽核細節:是個統稱,國際書目著錄標準與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稱這個細節為「Other physical details」,也就是數量、高廣及附件之外的稽核事宜。
1.碰到圖書、樂譜時,英美編目規則第二版稱它為「插圖Illustrative matter.
2.碰到地圖、錄音資料、電影片及錄影資料、靜畫資料、立體資料、拓片、微縮資料、電子資源時,中國編目規則稱它為「其他稽核細節」。
3.樂譜的這個細目,在中國編目規則裡,被稱為「插圖」。
4.書籍之附有插圖者,以「圖」著錄之,至於插圖應否詳細著錄,視其在書中之重要性而定。插圖之種類須按下列順序詳記之:像、地圖、設計圖、圖表、影抄、譜系表、表格、樂譜等。

*高廣、尺寸:需要透過網路等方式讀取的遠程電子資源,並不適用這個細目。

*附件手稿沒有附件。

※數量單位:以阿拉伯數字及作品之計數單位著錄。
●單冊作品:
1.以頁、面、欄(pages,leaves,columns)為計數單位,其記載相連者,以最後計數為準,所謂相連者係指:a.數組各自獨立的記數部分
b.未記數部分,明顯的為獨立部
c.散於全書,但計數連貫之圖版
2.未記數的部分應不理會,但有兩點例外:
a.形成全書的部分
b.在附註項提到

●套書:
1.記其冊數
2.若各冊的計數單位連貫者,記總數於圓括號內
3.書目冊數與實體冊數不同時,應同時記載
4.可視情形採用其他記數單位,如:parts,pamphlets,pieces,cases,portfolios等
5.插圖(illustration)為主的作品,可依序記載其的特別記載:charts,coats of arms,facsimiles,forms,genealogical,tables,maps,music,plans,portraits,samples;除此之外,一律稱之為插圖。